top of page

後現代虛無主義者的練習曲

(未完成,2024 - )

banner.jpg

探索虛無、審視生命的本質。

《後現代虛無主義者的練習曲》不僅是我最新發表、一份仍在改修的作品系列,亦是我作為一位藝術創作者在攝影媒介的一份習作。英文中的Étude解作練習曲,是古典音樂中常見的體裁。我之所以用練習曲一詞來形容這個系列,是為了體現我自己的內在修為以及對自身思想的反思。這個反思之路,以照片作為媒介,抽像與具體兼備地呈現。取決於我當時的心理與精神狀態,我的哲學觀點總在虛無主義與存在主義之間搖擺不定。我所捕捉的影像深受我當下的情緒、心理和精神狀態的影響。即便如此,我還是認為自己更傾向於虛無主義的觀點。我相信,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存在,生活在各自的虛無之中。

 

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提出《刺蝟兩難說》,這一理論用來比喻人在建立人際關係時所面臨的困難,如同寒冷天氣下尋求彼此體溫的刺蝟,靠得太近時會互相傷害,因此不得不保持一定的距離。這讓我思考我們的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?是否只是為了抵抗孤獨而努力與他人建立聯繫?雖然我們可能是帶著某種目的來到這個世界,但我認為尋求存在的意義很多時候都是徒勞的,因為這個世界是由各式各樣的齒輪運作,而我們正是這個社會機制中的一份子。儘管我們試圖擺脫體制,一窺世界的全貌,但周遭不斷運轉的齒輪阻止了我們這樣做,我們也不得不隨之轉動。因此,是什麼驅使我們在一個似乎無目的、被少數人主宰且規則既定的現實中尋求意義?我透過拓撲學中的莫比烏斯帶概念,將生命描述為一種沒有明確方向、單向發展的無限循環。我們可以選擇在這無窮的旅程中探索自己的意義,或在某一點選擇停下來,適應體制。

 

我邀請觀眾深度探索這些照片所傳達的意境。即便許多照片捕捉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場景,它們依然隱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虛無感和孤獨感。在賞析這些作品時,觀眾可自問:「我」在這世界上的存在意義是什麼?「我」是否真的孤獨?「我」與他人的聯繫是否真實?是應該將生命視為一個無盡的循環,不斷尋找自我意義和定位,還是選擇成為體制下不停運轉直至磨損的齒輪?

這一作品集是我作為藝術工作者在攝影領域的一份習作;而我留給觀眾的習作,則是這些引人深思的問題。

Thomas

二○二四年三月

bottom of page